主页 > 自动挡首页

木工铣床使用注意事项

106 2025-08-07 17:01

木工铣床使用注意事项

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,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(水平面、垂直面)、沟槽(键槽、T形槽、燕尾槽等)、分齿零件(齿轮、花键轴、链轮乖、螺旋形表面(螺纹、螺旋槽)及各种曲面。此外,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、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。 铣床在工作时,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,铣刀旋转为主运动,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,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。由于是多刀断续切削,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。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。铣床除能铣削平面、沟槽、轮齿、螺纹和花键轴外,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,效率较刨床高,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。

     认真执行下述有关铣床通用规定:

(一)工作中认真做到

1、铣削不规则的工件及使用虎钳、分度头及专用夹具持工件时,不规则工件的重心及虎钳、分度头、专用夹具等应尽可能放在工作台的中间部位,避免工作台受力不匀,产生变形。

2、在快速或自动进给铣削时,不准把工作台走到两极端,以免挤坏丝杆。

3、不准用机动对刀,对刀应的动进行。

4、工作台换向时,须先将换向手柄停在中间位置,然后再换向,不准直接换向。

5、铣削键槽轴类或切割薄的工件时,严防铣坏分度头或工作台面。

6、铣削平面时,必须使用有四个刀头以上的刀盘,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,防止机床在铣削中产生震动。(二)工作后将工作台停在中间位置,升降台落到最低的位置上。

三、认真执行下述有关特殊的规定

XSK5040Ⅲ数控立式铣床,工作前应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有关工步程序,主轴转速、刀具进给量、刀具运动轨迹和连续越位等项目的预选。将电气旋钮置于调正位置进行试车,确认无问题后,再将电气旋钮置于自动或半自动位置进行工作。

安全规则

    1:装卸工件,必须移开刀具,切削中头、手不得接近铣削面。

    2:使用旭正铣床对刀时,必须慢进或手摇进,不许快进,走刀时,不准停车。

3:快速进退刀时注意旭正铣床手柄是否会打人。

4:进刀不许过快,不准突然变速,旭正铣床限位挡块应调好。

5:上下及测量工件、调整刀具、紧固变速,均必须停止旭正铣床。

6:拆装立铣刀,工作台面应垫木板,拆平铣刀扳螺母,用力不得过猛。

7:严禁手摸或用棉纱擦转动部位及刀具,禁止用手去托刀盘。

中国最早的大件运输你知道吗?

古代埃及金字塔重型石料的搬运,明清时期北京故宫中巨型大理石的运输,都是传统道路大件运输方式的典型。

中国最早的公路特重大件运输的先驱大约出现在68年前。位于长江入海口吴淞的上海永安纺织二厂从国外进口了一台30余吨重的新式圆柱型锅炉,但偌大的上海滩却找不到一家汽车运输行承运。作为当时远东最大城市的上海没有一辆能承载20吨级以上大型设备的汽车平板车,而拥有唯一一辆20吨汽车平板车的英商茂泰公司,当然不愿做这等杀鸡取卵的赔本生意。最后,中国榻车运输行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。榻车工人们就地取材,找来三辆铁轮大榻车,铺上几层垫木,增加了榻车的整体负荷量,于是,成三角形排列的人力铁轮榻车组就这样问世了。整整一个星期,四五十名榻车工人肩拖手拉绳子,使载着锅炉的铁轮榻车在20多公里的路上一寸一寸缓缓前行。上个世纪50年代,有很多从前苏联进口的重型生产设备需要运进各个工业制造基地,上海市大型物件汽车运输公司于1958年诞生,这是交运大件的前身。同年,一台长28.5米、重30吨的行车架,急待从华东建筑机械厂运往江南造船厂码头,然后再水运至上钢三厂安装。当时没有专用的超长件运输车,仍用两辆木结构的榻车一前一后“抬轿子”。人拖不动,就用一辆汽车结上绳索牵引,转弯时需要靠人站在第一辆车前,来影响榻车组的转向。这奇特的车队,缓缓驶进外白渡桥,牵引的汽车慢慢地将载着行车架的榻车组拖上桥头。从桥头缓慢下行时,突然有人听见“啪”的一声,榻车之间连接的绳索被拉断了。最后采用了工人陈友龙的提议,在榻车改装的前拖车上装上转盘,这样就可以不用人力,而由货物自动转向了。不出一个月,一辆装有转向磨盘的钢结构前拖车便诞生了,这是中国公路大件运输史上第一辆专用超长运输车。

1978年2月,当时的上运六场接到了承运金山石化总厂二期工程关键设备—从国外引进的524吨重的加氢裂化反应 器—的任务。参加谈判的西德代表得知中方没有现成的500吨级以上的特种车辆,便从皮包中掏出印有德文字母的大平板车图纸,放在了中方的面前。难题一下子摆在了桌上。买,从国外进口一辆载重600吨级的平板车,当时需要资金500万美元;造,国内自行设计制造,也将耗资400万元左右人民币,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。最后,上运六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决定利用现有的国产200吨与300吨平板车横向拼接。但是,两辆国产平板车长短相差4米,转弯半径也各不相同。于是,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个转向同步自动补偿装置,经过十几次从空车同步转向试验到重载模拟试车,终于成功拼成了可随意转向的500吨级双拼平板车,全部花费仅35000元。 1981年1月26日下午,这辆特殊的中国式“双体车”载着524吨的庞然大物,安全抵达了安装工地。一个月后,还是这辆“双体车”,在宝山钢铁总厂工地,又成功承运了从日本引进的长18.7米、宽10.7米,高12.34米、重156吨的苯加氢模块,创造了中国道路大件运输单件体积最大的记录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